"异乎三子者之撰"的句式特点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8 01:22:31

”异乎三子者之撰“出自于论语。

句式特点:
这是一个典型的状语后置句,还原句型为“三子者之撰异”,“三子者之撰”作状语。

句式特点类似于:
《鸿门宴》:“将军战河北,臣战河南。”“战河南”即“战(于)河南”,应理解为“于河南战”。
《促织》:“覆之以掌”即“以掌覆之”应理解为“用手掌覆盖(蟋蟀)”。

乎:介词,跟,和。
者:特殊指示代词,复指“三子”。
撰:同“供”,善言,这里指上文子路等三人所陈述的志向。

翻译:
和他们三人(子路、冉有、公西华)的志向不同。
知识拓展: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:1、用介词“于”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,译成现代汉语时,除少数仍作补语外,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。例: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(荀子《劝学》)分析:此句中的“于蓝”介宾短语,前者应该移到“取”的前面做状语;后者“于蓝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“青”的前面做状语,即译为“比蓝青”。2、介词“以”组成的介宾短语,在今译时,一般都作状语。例:具告以事。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分析: “具告以事” ,即“以事具告” ,“以事”介宾短语做“告”的状语。3、还有一种介词“乎”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,在翻译时,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。例: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。(韩愈《师说》)分析:“生乎吾前”中的“乎”就是介词“于”;“乎吾前”应该移到“生”的前面做状语。

上完课后 来完善我的答案 我是个有责任感的人
主谓颠倒句
“异”是谓语
“乎”是介词
(吾)乎三子者之撰异也
不同于他们三个人的志向。
(省略句 省略了主语“我”)

状语后置句。“乎三子者之撰异”,跟他们三人的志向不一样。
“撰”:才能。在这里可以异译为“志向”

应该是判断句吧。